敏捷开发是一个坑吗?看完再决定

2025-09-29
 
敏捷开发是否是一个“坑”取决于实施的环境、方法和团队的理解程度。敏捷开发既有其强大优势、也存在误区和挑战。许多团队和组织通过敏捷开发实现了更快的交付速度、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客户满意度。然而,如果缺乏对敏捷原则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实施方式,敏捷开发也可能成为项目管理的“坑”。主要的挑战在于敏捷实施过程中的文化和思维模式转变。
 
正如敏捷宣言所指出的,“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这意味着敏捷开发更注重人的因素和团队协作,而不是僵化的流程或过分依赖工具。但这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努力,并且在转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团队成员的抵触、组织结构的挑战等问题。这是敏捷实施可能陷入的主要坑点之一。
 
一、敏捷开发的优势
 
敏捷开发作为一种灵活且高效的软件开发方法,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团队以用户为中心,快速迭代和交付产品,同时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适应性。
 
增强的客户满意度
 
通过频繁的交付可用的软件版本,直接与客户沟通需求,敏捷方法确保了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客户的期望保持一致。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提高产品质量
敏捷开发鼓励团队成员持续关注技术卓越和好的设计实践。通过定期的代码审查、持续集成和自动化测试,敏捷实践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敏捷开发存在的误区
 
尽管敏捷开发有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有时会误导团队,导致敏捷实践变得低效甚至是反效果。
 
忽略了规划的重要性
一些团队误以为敏捷开发意味着“无计划”,而忽略了规划的重要性。实际上,敏捷强调的是“适时规划”,即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适当的规划和调整,而不是完全没有规划。
 
过度依赖会议
为了促进团队沟通,敏捷开发引入了日常站会等实践。然而,若不加以适度控制,可能会导致会议过多、浪费时间。
 
三、为什么敏捷开发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但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敏捷开发不行?
 
1、关于流行的原因
 
可以从两个方面简单表述: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基本上所有的行业要想在这个时代保持竞争力并赢得市场,都需要和互联网扯上关系,因此诞生了很多的项目,有项目就需要有人来管理,那项目管理离不开方法,那敏捷无疑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了(“感觉说敏捷就是为互联网而生的并不为过”)。
 
敏捷方法论更符合当前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 它可以更好、更快、更简单、更有效的应对VUCA时代,并且可以让SM/PM更加从容、淡定、自信来管理项目,并提高项目交付的成功率。
 
2、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敏捷开发不行
 
认为不行,自然是因为尝试过,然后失败了,便觉得敏捷项目管理不行。关于为什么会失败,国外资深敏捷教练在深入调查后在《Scrum在亚洲难以实行》一文中总结了四点原因,个人觉得是比较到位的:
 
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人们习惯于遵循体制,与敏捷思想中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相违背
 
性格普遍偏内向,很难像西方人一样在大众场合下发言
 
组织内犯错很大程度是不被允许的,与敏捷思想中“快速试错”理念背道而驰
 
外包泛滥,所有的行为都倾向于节约成本
 
除了以上四点原因,其实还有诸如对开发团队的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等很多因素。
 
不可否认,敏捷在国内的落地过程中有种种阻碍,但这并不表示敏捷思想本身存在问题。
 
因为敏捷软件开发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通过自组织、跨职能团队运用适合他们自身环境的实践进行演进得出解决方案。这也就意味着敏捷并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团队要根据自身环境的实践演进出属于自己的敏捷项目管理方法。
 
所以,并不是敏捷不行,而是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敏捷的思想。
 
四、如何确定敏捷开发是否适合您的团队?
 
对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来说,敏捷已经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潮。但敏捷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它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正如社交媒体圈子所说的那样,敏捷的声势与流行程度正在逐年见长。但敏捷是不是真的如坊间传闻的那样,是一个可以解决所有项目困境的万能药?
 
当然不是!
 
敏捷的确是一种比较好的项目管理方法,敏捷也为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优势。
 
但我们之前将敏捷方法与传统的瀑布流方法进行了比较:敏捷解决了产品需求与开发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而瀑布流方法则试图将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即启动、计划、执行和收尾等,按照严格的结构顺序进行组织。
 
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要求项目需求在项目开始之前就要收集并确定好。但敏捷方法则不同,敏捷更加实用和高效,要求产品负责人和关键利益相关者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参与构建和测试。 这样做能够大大节省时间。
 
为什么我们需要花上三个月的时间收集需求,再花上四个月的时间开发产品,到最后才发现开发的产品并不是客户真正想要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开发一部分之后,展示给客户,将反馈整合到产品的开发中,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并在更短的时间内构建客户想要的产品?简而言之,这就是敏捷的目标。
 
总结而言,敏捷开发不是一个坑,而是一种高效灵活的开发实践。通过正确理解和实施敏感的原则与实践,组织可以有效避免陷入“坑”中。然而,这需要团队的努力、对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持续的改进。
 
给大家推荐一个敏捷证书—PMI-ACP®
 
敏捷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Agile Certified Practitioner,简称ACP®),它于2011年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正式推出。
 
PMI-ACP®证书认可证书持有者针对不同敏捷方法的原则、实践、工具与技能所掌握的知识,且不对从业者限定某一种敏捷方法。与其他仅基于考试或培训的敏捷认证不同,PMI-ACP®要求申请者参加多种敏捷培训,拥有丰富的敏捷项目工作经验、普通项目工作经验并通过考试。
 
PMI-ACP®获得全球认可,适用于任何行业,包括从事或不从事互联网技术(IT)和软件开发或维护的人员。
ACP考试服务
热点问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