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和哪个部门吵架最多?怎么解决?
2025-07-09
产品经理,不是在吵架,就是在迎接吵架的路上。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作为处于公司研发枢纽位置的产品经理,时刻曝光在众人的火力之下,无时无刻不是在被挑刺。
当然,这里说的“吵架”并不是互喷脏话的那种字面意思,而是产品经理和其他部门在产品设计上出现了冲突,并且通过语言博弈来解决冲突。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产品经理具体会和哪些部门、因为哪些问题吵架,以及面对这些问题?
一、与需求方的矛盾
这里说的需求方,是指一切给产品经理提需求的角色,包括客户、甲方、老板、运营、客服、领导等。
产品经理与需求方之间出现冲突,通常是双方在需求理解上出现不一致。比如,需求方要求实现某个功能,但是产品经理认为该功能不合理;或者产品经理提供了某个方案,但是需求方不认可该方案。
面对与需求方的冲突,产品经理需要明白的是:你是需求的执行者,你的首要目的是满足需求方的要求,你要做的是解决你们之间的冲突。
二、如何解产品经理与需求方的矛盾?
首先,产品经理要与需求方做充分的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的背后是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需求分析。
需求只是口头表达出来的想法,背后的目标才是核心。就比如,有人说他想吃包子,那么你应该搞清楚,他到底为什么想吃包子,是饿了?还是说很久没吃包子了,想尝一下?你把需求方的目标搞清楚了,那么就可以为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了。
其次,在搞清楚需求方的目标之后,产品经理就可以评估需求方提出的需求是否能满足目标。
如果能满足目标,并且公司也有实力实现,那么不妨就直接按照需求方说的做。如果产品经理发现需求方的需求无法满足目标,或者公司没有实力实现这个需求,产品经理希望换一个方案,这个时候冲突就来了。作为产品经理,要跟需求方讲清楚为什么要换方案,理由是什么,而不是一拒了之。
总之,面对与需求方的冲突,产品经理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需求的本源,然后给出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三、与研发部门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研发部门,包括了UI设计师、开发、测试等一切参与产品研发的岗位角色。这其中,UI和开发是与产品经理起冲突最多的角色。
1、产品经理与UI设计师的矛盾。
工作中确实有很多产品经理与UI设计师冲突的案例,大体都是围绕着页面视觉效果、UI设计产生的冲突。而且很多时候,产品与UI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为什么会这样呢?类似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也懂UI那点子事,能指点一二。在与UI设计师打交道过程中,就难免出现指手画脚的情况,于是冲突也就很容易产生了。
2、产品经理与程序员矛盾。
①产品经理最常让程序员抓狂的几种行为
1)需求不清晰
“做个能提高用户活跃度的功能。”
程序员一听脑袋就大了:“具体点,到底想要啥?发弹幕?加打赏?搞积分商城?!” 如果需求文档像谜语,程序员的代码就会像在“盲人摸象”,最后产出个四不像,返工是必然的。
2)拍脑袋定需求
“加个 AI 功能,让系统自动推荐内容!”
这种话听着很炫酷,但实际上可能意味着几个月的开发时间。产品经理脑袋一热拍下来的需求,往往会让程序员感到生无可恋。
3)不尊重技术逻辑
“不就是加个按钮吗?五分钟的事吧!”
这种轻飘飘的评价,能让程序员瞬间爆炸。一个简单的按钮,背后可能涉及前端、后端、数据库的联动调整,这可不是“五分钟热血”能搞定的。
4)需求频繁变更
“客户刚打电话说,功能得改成这样!”
程序员刚写了一半的代码,突然被告知需求改了。这种反复横跳式需求,不仅耗费程序员的精力,还让项目进度变得一团乱。
②程序员让产品经理抓狂的地方
当然,产品经理也不是“无辜受害者”。在他们眼中,程序员的“拖延症”和“不配合”同样让人抓狂。
1)过度强调技术难度
“这个功能实现太难了,技术上有很大挑战。”
有些程序员只要觉得功能复杂,就喜欢先摆出一副“不可行”的姿态,让产品经理无计可施。但事实是,技术难度有时并非不可克服,只是需要时间和资源。
2)沟通缺乏耐心
“需求文档上写得清清楚楚,你自己看。”
有些程序员懒得解释技术细节,总是甩出一堆专业术语,把产品经理搞得一脸懵。缺乏耐心的沟通,只会让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
3)过于追求完美
“代码质量不过关,得再优化几天。”
有些程序员对代码质量要求极高,甚至到了“强迫症”的地步。但在产品经理看来,用户根本不会关心代码的优雅,能上线才是王道。
说到底,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冲突,核心原因在于角色目标不同。
• 产品经理的 KPI 是“用户体验和商业效果”,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快、炫、多。
• 程序员的 KPI 是“技术质量和系统稳定性”,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稳、简、少。
两个人为了各自的目标,一定会产生分歧。再加上沟通时常常缺乏同理心,导致吵架成为“家常便饭”。
四、产品经理与研发团队如何沟通协调?
1、明确需求,这是立身之本
产品经理首先要对你自己产出的需求负责,需求不明确,老是变来变去的,就不能怪开发和测试有情绪了。
需求明确是要确保你的PRD或者原型上的标注逻辑、条件、限制等各方面的约束和要求都是明确的,不能经常和开发、测试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需求有遗漏、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有缺少交互说明的地方,偶尔一次两次大家都能接受,但如果经常性的有这样的问题,别人都要怀疑你的专业性了。
需求变更也要适度,如果变更的影响不太大的,尽量就安排到下个迭代去。实在需要变更的,要沟通清楚变更的意义、价值,要对所增加的工作量做适当的全局调整,安抚开发人员受到的小伤害,目的是让你的需求变更顺利实施下去
2、学会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产品经理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不能老是坚持一套沟通方式,不同的人信息接收能力、理解能力不一样,性格、喜好各方面也不一样,都用同一种沟通方式去面对所有人的时候,不能完全确保对每个人都是有效的。
3、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需求评审不是万能药,不可能靠一两次需求评审就达到让参与的所有人都理解一致的。需求评审只不过是一次你一对多的信息传达机会,至于对方接收的效果怎么样,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所以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需求理解偏差,导致做出来的功能不是你想要的。
所以过程跟踪就很有必要,不断的确认团队成员对需求的理解是否都是一致的,每天都需要确认有没有遇到问题,送测的功能第一时间体验,参与系统设计评审、测试用例评审,看看相关人员有没有理解偏差。
4、学会换位思考
产品经理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你所要的和对方所要的是不一样的,因此你要学会换位思考
5、认清沟通的目的
沟通的目的永远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对错、输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解决。非得去争个谁对谁错,换成谁都会有逆反心理的,拒不承认错误的情况时常有之,这对你要解决的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你想让开发改功能,一定要说对方没有理解你的需求设计,或者说PRD上标注的很清楚,是对方没有仔细看。换成你自己是开发人员,你对别人指责你做错时候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是找借口解释,一来二去就很容易争吵起来了。到最后你要改的功能也没改成,还得罪了开发人员,一点用都没有。
6、一定要控制住情绪
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工作过程中,和同事拍桌子、翻脸吵架等情况尽量不要发生,大家都是同事,日常的相处还是要和谐为主。同事不一定要变成朋友,但必须保证同事的关系能够维持下去,不然工作就没法开展了。
7、学会复盘总结
每个迭代结束之后,产品经理一定要总结一下这个迭代当中出现的问题。哪些是需求理解上的问题,哪些是需求描述上的问题,哪些是沟通上的问题等等,复盘总结过之后要改正,这样后续的迭代中就能减少问题的出现。
NPDP证书由美国产品开发与管理协会(PDMA)颁发,该协会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产品开发与管理领域的权威机构。NPDP认证旨在评估产品经理在新产品开发策略、研发流程管理、市场研究、营销规划、团队管理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NPDP知识体系主要学习新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产品:从概念想法,到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及产生利润价值的全过程。
学习内容包含七大知识领域,研发新产品所涉及到的新产品开发战略、开发流程、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团队管理、工具及模板、以及整个横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面对产品线规划,还需学习产品组合管理的内容。
需要注意,不是说考取了NPDP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NPDP能够带来的只是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统一团队语言和升职加薪等,而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不仅要满足这些,还有很多的核心能力。
- 上一篇:产品人必考的证书推荐!别再迷茫!
- 下一篇:没有了